人脑网
编译 王涵
编辑 漠影
人脑网5月26日消息,综合多家媒体最新报道,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创始人兼董事会主席蔡崇信(Joe Tsai)在上周末于中国澳门举行的BEYOND Expo科技峰会上表态,在中美持续紧张局势下,亚洲企业可着眼亚洲内部及欧洲市场寻求增长。
克服过去几年的监管整顿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等一系列挫折后,阿里巴巴目前“发展态势良好”,现正聚焦电商和人工智能(AI)等核心业务。
一、蔡崇信建议着眼亚洲及欧洲市场
前天,在BEYOND Expo科技峰会上,蔡崇信隐晦批评了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发起的贸易战,称“某些政府正试图摧毁我们搭建的亚洲与世界其他地区的桥梁”。
蔡崇信在会议上说:“东亚国家之间、东亚与东南亚乃至南亚之间,实际存在大量潜在的商业互动机会。”他补充称欧洲对亚洲企业是“绝佳机遇”。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蔡崇信(Joe Tsai)(图源:《南华早报》)
阿里巴巴核心业务已成为中美长期对峙的受害者。《纽约时报》报道特朗普政府对苹果公司与这家中国电商巨头潜在AI合作表示担忧后,阿里股价于上周大跌。
该合作对阿里巴巴至关重要,虽然苹果未公开确认合作,但蔡崇信今年早些时候证实了双方伙伴关系,不过未说明阿里是否会成为苹果在华独家AI供应商。
随着华为等竞争对手推出AI智能手机,苹果在华销量被动摇。因中国法规要求必须与本土持证企业合作,苹果尚未在中国国内提供全套AI功能,本土合作伙伴或能帮助苹果扭转iPhone在华的销售颓势。
此外,阿里的电商业务也深受特朗普政府关闭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小包裹关税漏洞政策的影响。这一决策不仅改变了跨境贸易的物流成本结构,也对阿里的跨境电商业务模式构成了挑战,促使阿里不得不重新审视并调整其全球供应链与市场布局策略。
二、全面应用AI技术,阿里“未来发展前景非常乐观”
蔡崇信还提到,在克服过去几年的监管整顿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等一系列挫折后,这家科技巨头目前“发展态势良好”。
“回顾阿里巴巴过去五年,我们遭遇了大量挫折,”蔡崇信周六在炉边谈话中说,“这是监管审查、行业整顿…以及激烈竞争共同作用的结果。”
蔡崇信提到,2021年前后,地缘政治风险上升与新冠疫情同时爆发。他称这段时期让阿里学会“保持韧性并时刻考虑生存”,从而获得“反击的机会”。随着集团聚焦电商、云计算等核心业务,并将AI技术全面融入内部运营和客户服务,目前阿里“未来发展前景非常乐观”。
蔡崇信在谈及过去数月面临的“新常态”时透露,企业正遭遇“贸易紧张、关税壁垒和政府不可预测的行为”。这位与马云共同创立阿里的元老认为:“所有企业管理者都必须应对这种局面,但我始终坚信沟通与相互理解才是关键。”
三、阿里将聚焦电商和AI业务
此前公布的财报表现导致阿里股价创下逾一个月最大跌幅。投资者日益担忧这家电商巨头能否重振旗鼓,保持其在AI浪潮中的领先优势。
“企业管理层应主动对接政策制定者……阐明自身业务逻辑。”蔡崇信补充道。他还为阿里前景辩护,称公司正处于“良性发展轨道”,并重申将聚焦电商与AI两大核心。
▲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图源:《南华早报》)
在经历数年政府监管后,阿里正由蔡崇信与首席执行官吴泳铭——马云最信任的两位老将——主导复兴。自2023年掌舵以来,他们重新聚焦AI与电商投入,同时加速剥离非核心资产为AI研发与国际扩张输血。
在本月初举行的“阿里日”(AliDay)员工家庭日活动上,蔡崇信明确将AI列为未来3到5年的核心增长引擎,他认为AI可以有效扩大阿里电商及其他业务的用户规模。
通过快速迭代AI产品,如Qwen3旗舰模型等,阿里巴巴已在中国AI产业中占据前沿位置。
结语:科技冷战持续,阿里的“危”与“机”同在
中美科技对峙的余波持续震荡,不仅考验着阿里巴巴的应变能力,也促使公司加速调整战略方向,寻求新的增长点。
展望未来,中美科技对峙的走向仍充满不确定性,但可以预见的是,科技企业的战略调整与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阿里巴巴能否继续保持战略清醒,灵活应对各种挑战,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的实力与决策方向,也将受到全球科技产业格局变化的影响。
来源:《南华早报》、彭博社与《纽约时报》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人脑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rennao.com.cn/17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