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AI时代的智算产业未来,施耐德电气持续创新引领狂飚之旅

访客 2025-09-24 11:00:58 33664
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智算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施耐德电气凭借持续创新能力,在智算产业中独树一帜,该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为智算产业提供高效、智能的解决方案,助力行业快速发展,施耐德电气的努力为智算产业的未来点亮了希望,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

当前,人工智能(AI)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产业形态、改变生活方式,从企业的智能决策到用户侧服务,其影响正变得无处不在。

算力与能效平衡迫在眉睫

AI的发展离不开强大的算力支撑,随着其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算力需求正呈指数级增长,驱动着智算中心朝“超大规模、超高密度”方向急速演进。

然而,挑战也随之显现:高密度集群产生的大量热量使传统风冷趋于效能极限,而激增的耗电量不仅推高了成本,更与全球减碳目标相冲突。在此背景下,如何在保障算力性能与可靠性的前提下,实现高效散热与节能降耗,已成为行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数据中心规模为93GW,并有望在2028年增长至215GW,该范围同时覆盖通用算力和智能算力。从全球视角分析,未来五年内,智算规模预计将实现约3倍增长,全球IT规模的增长基本由智算驱动,最终推动全球数据中心规模达到215GW。其中,中国市场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智算领域潜力尤为突出,预计规模将增长3-4倍。

进一步对比通用计算中心与智算中心,最显著的差异在于单机柜功率密度,已从传统的5kW、10kW水平提升至60-120kW。尤其是随着GPU技术的不断进步,其算力不断提升,机柜功率密度也正持续增大。

施耐德电气深刻洞察到AI发展背后所带来的散热变革需求,依托持续创新的制冷技术和在数据中心行业积累的丰富制冷实践经验,推出了冷板式液冷CDU系统。

AI时代的智算产业未来,施耐德电气持续创新引领狂飚之旅

在近期举办的2025年施耐德电气卡车巡展北京站上,施耐德电气进一步分享了从创新产品、定制化解决方案到全生命周期服务的完整能力体系,彰显全方位赋能智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实力。

破解高密度算力散热难题

面对机柜功率密度的持续走高,数据中心的散热需求随之急剧增加,液冷技术凭借高效的散热性能,已从过去数据中心建设与改造中的可选项,发展成为当下及未来的必选项。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液冷技术能够显著提升数据中心的散热效率并降低PUE值,但其较高的部署成本、复杂的维护需求以及对现有基础设施的改造要求,使得难以在现阶段完全取代风冷技术。

“我们相信,未来行业发展的一大趋势是风液融合。”施耐德电气关键电源业务,IMDC及边缘计算产品经理汤熠说道。他进一步强调,从当前智算中心的发展趋势来看,未来某一阶段,机柜有望采用全液冷架构,即服务器的主芯片、主板及附属电源芯片均通过液冷实现散热。但服务器内部的主板电源芯片、存储芯片仍需散热,因此需根据不同服务器的散热需求,配置液冷与风冷的热量分担比例。总的来说,未来液冷的比重会持续增高,但受机柜功率密度攀升影响,风冷需求也将持续上升。

据了解,施耐德电气冷板式液冷CDU系统的功能场景主要涵盖液-液CDU和风-液CDU两类。其中,液-液CDU是指将冷源侧的液体通过管路直接连接至二次侧,进而输送至机柜内部,因此需搭建一次侧与二次侧的管路系统,以实现冷热液体的循环。风-液CDU无须采用液-液CDU的管路设计,而是整合一体式风冷空调与行级CDU,借助空调将系统内的热液体转换为热空气排出。这一设计不仅能确保风-液CDU在部署过程中无需考虑管路规划与搭建问题,大幅降低一次性投资成本,也能确保首次使用液冷服务器的客户快速完成系统部署,缩短项目落地周期。

AI时代的智算产业未来,施耐德电气持续创新引领狂飚之旅

目前,施耐德电气已实现构建起完备的本土化供应链,依托上海研发中心与珠海工厂,为本地客户提供高性价比风液融合的全栈制冷解决方案。此外,施耐德电气于去年收购了Motivair公司的多数股份,进一步强化了其在液冷技术领域的研发实力与产品矩阵布局。

当然,施耐德电气的风液融合创新技术与全链路服务能力,并非停留在技术架构与产品矩阵层面,而是已深度适配不同行业的个性化算力需求。其中,某头部新能源企业的智算中心建设项目,就是其解决方案落地价值的重要体现。据介绍,针对企业构建本地化模型训练与推理算力中心,初期规划算力规模达到3MW。基于此,施耐德电气为其部署了4台1MW房间级CDU,同时配套提供全套开关柜、母线等设备,形成完整解决方案。

从风冷、液冷系统到配电设备、机柜及液冷管路,从方案初始设计到现场施工安装,施耐德电气均能实现解决方案一站式落地;同时,还能协助客户对接IT厂商与AI企业,助力客户摆脱对单一AI芯片厂商或单一AI服务器厂商的绑定式依赖,在助力企业应对智算中心散热挑战,实现节能降碳的同时,更为企业业务发展提供强大助力。

在活动现场,施耐德电气也展出了IMDC智能模块化数据中心和Galaxy VXL UPS等创新产品。其中,IMDC智能模块化数据中心采用模块化交付理念,集成电源、配电、制冷、机柜、环境监控管理等在内的物理基础设施单元,支持弹性扩展,并内置AI监控系统实现每8秒环境调优,每年可降低30%空调能耗。其配备的2米高机柜屏幕支持数字孪生视图,实时展示基础设施状态,最大限度提升能效与资产健康度。

AI时代的智算产业未来,施耐德电气持续创新引领狂飚之旅

Galaxy VXL UPS作为施耐德电气V系列中容量最大的UPS,其单机功率密度达1.25MW,占地面积仅1.2m²,较大多数传统兆瓦级UPS约4m2占地面积,可以大幅提升空间利用率。此外,Galaxy VXL UPS支持曾荣获德国莱茵TÜV集团签发的全球首张认证证书的在线插拔(Live Swap)功能,有效提升运维安全性与便捷性。不仅如此,其整机效率在双变换模式下达97.5%,E变换模式下可达99%,支持宽温域运行(0-50℃),并且兼具高短路耐受能力,适配AI负载毫秒级波动需求,为大规模电力负载提供保障。

AI时代的智算产业未来,施耐德电气持续创新引领狂飚之旅

从冷板式液冷CDU的高效制冷,到IMDC智能模块化数据中心的快速部署,再到Galaxy VXL UPS的创新突破,施耐德电气已然构建起适配未来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体系,不仅是技术的集成,更是对高效、可靠、绿色、可扩展的全面回应,既着眼于当下客户对算力性能与总拥有成本的平衡需求,也前瞻性地为未来液冷技术架构的全面演进奠定坚实基础。

面向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施耐德电气将以持续创新架构引领基础设施变革,推动万千行业在算力密度与能源效率的平衡中实现跨越式发展,为智算产业构建坚实且可持续的未来基石。

聚合标签:

相关产品

网友评论

发布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