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功耗还是卷体验?AI高静游戏本让选择权回归玩家
关于游戏本的选择,究竟是功耗还是体验更为重要?AI智能游戏本的出现让选择权回归玩家,这类游戏本旨在提供出色的性能和流畅的游戏体验,同时注重功耗控制,确保长时间游戏不会造成过热或性能下降,玩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在性能和功耗之间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AI游戏本的出现为玩家提供了更多选择和个性化的游戏体验。
“世界都安静了。”
同事关上电脑的瞬间,围坐在他四周的小伙伴都发出了这句感叹。懂行的网友应该已经猜到了,这位同事用的游戏本。为什么大家会对游戏本抱有“噪音大”的刻板印象?这还要从近几年厂商陷入“卷功耗”的漩涡说起。
为什么卷功耗?
因为拉高功耗,可以释放更极限的性能,让厂商通过展示更高的跑分、更高的游戏帧数来“秀肌肉”。当然,也更容易吸引玩家,抢占游戏本市场更多份额。
但代价是什么呢?
卷功耗类似“大力出奇迹”,确实让游戏本极限性能有一些提升,但落地到游戏,不一定能够换来更高的帧数,却一定少不了更大的噪音和更高的温度——毕竟厂商为了避免把游戏本做得又大又沉,普遍采用的办法就是让风扇转得更快些,于是狂转的风扇产生了居高不下的噪音。
虽然还比不上服务器开机、喷气客机起飞,但有些游戏本在运行时已经可以让用户感受“直升机起飞”的动静。需要注意的是,游戏本使用场景在持续扩展,学生会带着它奔走在教室实验室,打工人会带着它办公开会,内容创作者会用它完成影像制作……面对多元化需求,即使用户可以戴上耳机,那同寝的室友、周围的同事、会议室里的老板、一遍遍喊你吃饭却没回应处在爆发边缘的老妈,他们能接受吗?
即使只有一个人,那遇到这种场景是不是也会崩溃——熬夜剪辑的视频,交给游戏本渲染导出,正要进入梦乡的时候,电脑风扇弹射起飞,失眠到天亮。
或许有玩家会说,这些场景选择静音模式就好了。切换模式能让风扇噪音减小很多,但游戏本的性能岂不白白浪费?
那在网上找教程,跟着大神们操作制定一个既能降低噪音又能保证较高性能释放的系统设置行不行?可以,但“陌生”的BIOS足够劝退很多用户。不仅如此,在售的游戏本汇聚成了茫茫机海,从处理器、显卡到外观、屏幕,尽管持续细分的产品提供了更多选择,也意味着选择困难症遭到“史诗级”加强。
筛选出兼顾性能、静音、续航的游戏本,对一般用户而言几乎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对于游戏本产业链参与者而言,用户的“既要又要”就是必须要达成的目标。深耕行业数十年的英特尔对于PC市场和用户需求有敏锐的洞察,在轻薄本成为PC增长点前,就提出了Evo认证,让用户选择高品质轻薄本简单到“认准Evo”就够了。
这一次,面对游戏本的新困境,英特尔也请来了一位“六边形战士”——AI高静游戏本来打破僵局。凭借软硬件协同创新,让游戏本在具备卓越性能的同时锦上添花,可以一键切换至“高能静音”模式,解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遇到的难题。如果你想要一款能“冷静且高效”的游戏本,认准AI高静游戏本,没错的!
那么英特尔是如何让游戏本的经典人设“塌房”,驱动行业从卷功耗转向卷体验?
别被帧数“封印”,卷体验才能让游戏本破局出圈
不卷功耗不卷性能,难道AI高静游戏本要“躺平”?当然不是,我们要先明确一点,AI高静游戏本也可以卷,但通过增加高能静音模式,让“卷功耗”和“卷体验”的选择权回到了用户手中。这种全新的破局思路意味着用户不仅可以通过AI高静本探索极限性能,更可以在办公区、教室、宿舍、实验室等环境中一键“安静下来”,获得兼顾高效、顺畅、清凉的卓越体验。
至于提出AI高静游戏本概念的初衷,是英特尔基于对市场需求洞察和用户场景的探索,发现在电竞、MOBA团战、网游、学习、内容创作场景中对于游戏本的性能、噪音等指标有差异化要求,迫切需要游戏本从“性能堆砌”回归“体验优先”的本质。
因此从用户关心的体验维度出发,英特尔为AI高静游戏本制定了6项关键技术指标——静音体验、清凉舒适、无损性能、自动适配、超强续航、AI智能,这也是AI高静游戏本被称为“六边形战士”的原因之一。那么这六项技术指标推翻了哪些属于游戏本的刻板印象?
静! 运行游戏噪音≤45分贝
噪音是最容易让人焦虑、崩溃的负能量之一。当室友埋头苦读以应对即将到来的考试周时,你在一旁畅快游戏,电脑风扇噪音的物理攻击轻松点燃一场争吵!
为了让风扇“闭麦”,AI高静游戏本要求在运行游戏时噪音不超过45分贝。对比“游戏模式、狂飙模式、增强模式”中可超过60分贝的风扇噪音,AI高静游戏本就像从运动场来到了图书馆,午休上线做做任务、打打副本、练练英雄也不用担心影响同事或室友。
风扇安静了,那散热怎么办?为了帮助厂商解决这个难题,英特尔提出了风扇内吹专利技术。基于此技术的散热设计方案将风道由向外“吹热风”,变成了向内“灌凉风”,将冷空气直接吹到产生热量的核芯区域。由此提升散热效率,风扇不用玩命转,噪音自然就降下来了。
而且一同下降的还有温度。
关闭“电烤盘”,C面温度≤42℃
基于英特尔风扇内吹专利技术的散热解决方案可以让C面的“高温工作区”温度降低,更通过内部结构变化让游戏本发热区域后移,实现键盘敲击区域清凉手感,顺便还解决了侧面出风吹手的体验痛点。
AI高静游戏本可将C面温度控制在42℃以下,键盘不再是“电烤盘”,玩家长时间游戏也不会被“烤猪蹄”,摆脱了黏腻的手感。
性能不缩水, ≥90%满血输出
相比被温度搞心态,有玩家看到这里或许还在担忧AI高静游戏本的性能表现。直入主题,在更安静、更清凉的“高静”设定下,搭载酷睿Ultra 200HX系列处理器的AI高静游戏本性能达到平台极限性能的90%以上,保证流畅3A游戏体验、稳定的FPS电竞帧率以及几乎不受影响的MOBA团战帧数。
英特尔是怎么做的这颗定心丸?
作为“最高能效游戏本平台”,酷睿Ultra 200HX不仅带来了约10%单核性能与约20%多核性能提升,更有高达50%的能效升级,这也是AI高静游戏本能够在“冷静”状态下保持极限性能90%以上性能表现的基础之一。
而且,得益于酷睿Ultra 200HX出色的能效比,英特尔找到了性能和功耗的“甜点区”,配合创新散热设计,以及接下来要介绍的APO+DTT等能力,治标又治本地攻克了游戏本上的“不可能三角”——满足清凉、静音需求的同时,确保了游戏性能以及续航。
“自动挡”省心! APO+DTT智能调度
别被APO和DTT的名字吓退,这两项AI高静游戏本需要预装的英特尔游戏调优工具虽然看起来陌生,却是为对硬件设置不感兴趣的小白们推荐AI高静游戏本的重要原因之一。
英特尔应用优化器(APO)就像能够认出游戏的优化师,可智能识别游戏并针对主流游戏进行专属配置,优化线程调度,在不增加功耗的情况下提升性能。重点来了,英特尔将发布面向AI高静游戏本的APO升级包,率先支持15款最主流的游戏,帧率提升最高达到20%以上。
至于英特尔DTT技术(Dynamic Tuning Technology),则更像是一位协调整个软硬件分工的系统调度员。植入AI与机器学习算法的DTT能够智能检测AI高静游戏本运行的负载,并动态完成CPU、GPU功耗分配,由此来优化能效。例如,在考验GPU压力的3A大作中,DTT会将CPU功耗智能分配给GPU,来完成精致的画面渲染、保证高帧率。
概括就是,APO与DTT能够在不增加总功耗的前提下实现多款游戏的性能提升,而且是好用易用省心的自动挡。
续航不低于6小时,再见“拖油瓶”
酷睿Ultra 200HX的高能效以及英特尔软硬件协同“黑科技”可不仅仅是减轻风扇负担,电池也跟着沾光了。
几年前游戏本刚刚展现轻薄化趋势时,用户评价最多的就是“游戏本要什么续航”。时过境迁,不插电性能及续航已经成为部分用户在选购时关注的重点之一。
凭借酷睿平台持续提升的能效,以及英特尔与OEM的共同努力,包括动态屏幕节电技术,CPU的更深的休眠技术,IO设备动态休眠技术等技术也被应用到游戏本,从而让AI高静游戏本在学习、办公、娱乐、网页多开、轻量应用处理等真实应用场景的工作负载中提供6小时以上的续航时间。不仅可以缓解续航焦虑,也可以在宿舍断电后继续游戏或完成课业,上课、做实验、去图书馆时更可以甩开充电器这个拖油瓶。
AI的风,吹到了游戏本
至于最后一个技术指标——AI,“六边形战士”要求OEM在设备上预装AI助手,直接降低AI使用门槛,还有英特尔携手ISV为用户打造的各类AI应用丰富AI功能。
例如萌新被BOSS碾压、地图上的宝箱找来找去找不到、游戏操作遇到瓶颈期、躺在床上忘了关机......游戏内外的各种问题AI都能帮你轻松应对。
为加速PC端AI落地、丰富AI应用,英特尔一方面围绕酷睿平台夯实算力基础;另一方面,提供了软硬件协同的解决方案,准备了丰富的软件栈工具,持续完善PC端AI应用。所以AI高静游戏本也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针对游戏场景优化AI体验。比如英特尔打造的AI 游戏助手SDK 开发套件,助力开发者打造游戏AI应用,化身“游戏搭子”,支持实时逐帧分析画面了解玩家在游戏中的行为状态,从而动态匹配游戏攻略、操作建议,甚至实时辅助决策,或为玩家提供情绪价值。
英特尔还发布了采用英特尔最新量化微调技术,完全本地部署的国内首款智能PC助手,支持更精准地用户意图理解、更快的响应速度、更多的场景和响应调度,以及更深入的Windows系统控制,让用户借助语音等交互方式操作PC如臂使指。
总而言之,达成“静音体验、清凉舒适、无损性能、自动适配、超强续航、AI智能”六项技术指标的游戏本才能称为AI高静游戏本,即使面对更复杂严苛的用户需求,也能游刃有余。
发现游戏本新拐点,为什么是英特尔?
烦人的噪音、烫手的壳温、“暴毙”的续航……了解这些用户痛点的上游芯片厂商肯定不止英特尔。但为什么是英特尔提出了AI高静游戏本的理念?
先来看结果,AI高静游戏本不再一味卷功耗、唯帧率轮,而是以软硬件协同创新,实现游戏本体验的平台级优化,解决长期困扰用户的痛点,让高能、安静、清凉、长续航同时在线。
英特尔获得了哪些“收益”?首先,增加英特尔在游戏本市场的话语权;其次,秀肌肉,在创新、软硬实力方面,英特尔仍有优势;第三,赋能PC行业发展。
第三点就是英特尔有实力提出AI高静游戏本概念的关键。要知道,英特尔并不仅是为PC市场提供芯片,更持续投入PC生态建设。例如,参与软硬件标准的制定;构筑开放AI PC应用生态,引领PC行业乘上AI的东风,让AI在PC端欣欣向荣......
在PC市场持续深耕也为英特尔积攒了更多优势。英特尔为提升玩家体验可调用的“资源”不仅是酷睿平台、软件工具,还有携手OEM、ISV实现的细致到某类、某款游戏的平台级优化能力,让主流游戏运行在酷睿平台时有更稳定、更流畅的体验。时至今日,酷睿不仅长期活跃在国内外各大专业电竞赛事的舞台,更是众多游戏本用户的首选。
回到AI高静游戏本,英特尔除了为用户卷体验,还创造了行业价值。对于OEM厂商而言,AI高静游戏本开辟的新道路能从单卷性能的漩涡中脱离出来,聚焦围绕用户体验提升产品力,进一步增加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对于ISV等开发者而言,无论是针对AI还是其他需求打造软件、解决方案,都有了更广阔的空间,以及一种全新的平台和探索可能。
如此,就不难想通为什么在英特尔刚刚提出AI高静游戏本概念时,就获得了宏碁、华硕、七彩虹、戴尔、惠普、联想、机械革命、微星和雷神等多家OEM的支持。
现在AI高静游戏本这位“六边形战士”刚刚出征,队伍还在持续壮大,更重要的是根据以往英特尔的发展规划,未来极有可能制定更多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创新技术指标,保证AI高静游戏本的竞争力。对此,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